• 圖片名稱

    江蘇:推動形成“1+13”環境監測新格局

    發布時間:

    2022-07-18

    生態環境監測是生態環境保護工作的“頂梁柱”。近年來,江蘇省堅持以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為指引,認真貫徹落實全國生態環境保護大會精神,把服務保障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作為監測工作的核心使命,著力深化制度改革,切實加強能力建設,不斷提升支撐水平,為推動生態環境質量持續改善做出了積極貢獻。

           【中國環保在線 地方新聞】生態環境監測是生態環境保護工作的“頂梁柱”。近年來,江蘇省堅持以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為指引,認真貫徹落實全國生態環境保護大會精神,把服務保障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作為監測工作的核心使命,著力深化制度改革,切實加強能力建設,不斷提升支撐水平,為推動生態環境質量持續改善做出了積極貢獻。

      以“垂管”改革為契機,不斷壯大監測機構隊伍

      把環保“垂改”作為一項必須高質量完成的重大政治任務,牢牢抓住全國試點契機,推動改革取得明顯成效。

      一是按時完成改革。成立環境監測機構“垂改”工作領導小組,廳主要領導多次召開會議專題研究,明確駐市監測機構運行管理模式。2018年7月,13個駐市監測機構全部掛牌并成立臨時班子。目前,人員編制上劃基本完成,部門預算完成“二上”申報,資產劃轉正加快實施。

      二是充分釋放紅利。抓牢改革契機,堅持不懈爭取最優政策:人員劃轉“多”,13個駐市監測機構1044個編制整體上劃,保障工作銜接順暢、平穩有序;預算基數“大”,按近三年最高水平確定基數,保障“垂改”后經費充足;機構升格“全”,駐南京市監測機構為正處級,其他設區市全部按副處級配置。

      三是清晰界定事權。“垂改”后,省中心及13個駐市監測機構主要承擔生態環境質量監測工作,包括點位設置、調查監測、評價考核、信息發布等;設區市環保局所屬監測機構主要負責污染源監督監測、執法監測及應急監測。通過由省級統一行使生態環境質量監測職能,有效避免了地方保護主義對環境監測的干預。

      以能力建設為抓手,系統強化監測監控基礎

      以系統化、信息化、精準化為導向,加強環境監測監控基礎設施建設,加快提升全省生態環境監測能力,切實做到測得準、傳得快、說得清。

      一是構建“天空地一體化”的環境監測監控網絡。編制《江蘇省生態環境監測監控系統三年建設規劃(2018~2020年)》,計劃投資46億元,建設環境質量、污染源、生態狀況等全覆蓋監測網絡。省政府對此高度重視,專題研究,省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指揮部成立專班,強力推進項目建設。率先推進PM2.5熱點網格監測系統建設,實時追溯污染來源,快速應對異常排放,有效支撐精準管控。

      二是建立“一高多專”的環境監測實驗室體系。結合江蘇省監測中心新大樓建設,以“高標準、全國領先、國際一流”為目標,投資約2.3億元,建成面積超過1.3萬平方米,集實驗分析、數據集成、監控預警、應急聯動于一體的現代化監測實驗室。按照“各具特色、優勢互補、資源共享”的原則,支持各駐市監測機構發展優勢項目,推動形成“1+13”環境監測新格局。

      三是完善“外引內培”的人才隊伍建設機制。出臺培養引進高層次人才“十條”,不斷吸引高層次監測人才向江蘇集聚。建立在重大專項任務中培養鍛煉干部的機制,進一步發現儲備優秀監測人才。聯合省人社廳、省總工會舉辦全省監測技術大比武活動,并將其列入全省十大職工職業技能競賽之一,個人獎前6名選手分別授予“五一創新能手”“技術能手”榮譽稱號,享受市級勞模待遇。

      四是探索“政府+市場”的監測服務供給模式。堅持市場化原則,不斷健全以系統內所屬監測機構為主體,行業監測機構、社會化檢測機構為補充的監測體系,更好地增強監測力量。出臺《江蘇省生態環境社會化第三方服務機構監督管理暫行辦法》,推動檢測市場健康有序發展。

      以服務管理為根本,全面支撐精準治污減排

      把生態環境監測監控作為環境管理的“大腦”和“中樞”,不斷提升核心競爭力,發揮好黨委、政府的參謀助手作用。

      首先,加強數據質控。省“兩辦”出臺《江蘇省深化環境監測改革提高環境監測數據質量工作實施方案》。制訂實施《江蘇省生態環境監測質量監督檢查三年行動計劃》,聯合省質監局對全省311家環境監測檢測機構開展監督大檢查,嚴查數據弄虛作假行為,切實保障監測數據質量。

      其次,加強監測預報。充分發揮水質自動監控系統作用,建立重點斷面水質異常調處機制。把全省區域和城市空氣質量預報能力提前至7~10天,出臺大氣環境質量異常預警方案,2018年提前發布預警信息31次,啟動“縮時削峰”行動12次,管控區域PM2.5濃度較預測值降低12.5%以上且明顯低于周邊地區。

      第三,加強分析研判。建立污染防治攻堅戰月報制度,每月收集匯總監測監控、執法督察、環境治理信息,深入研究分析,提出對策措施。深刻把握2018年第一季度環境質量明顯下滑的嚴峻形勢,及時采取“強制減排、縮時削峰、百日攻堅、精準幫扶”等措施,迅速扭轉不利局面,全年PM2.5濃度、國考斷面水質順利達標,三季度PM2.5濃度創有監測記錄以來同期最低。

      下一步,江蘇省將認真貫徹落實全國生態環境保護大會精神,圍繞推進生態環境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,著力強化生態環境監測評估,為堅決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提供強有力的支撐保障。重點突出“四個進一步”:一是進一步完善法規制度。制訂《江蘇省環境監測條例》,明確環境監測工作的職責定位、各類主體的義務及相應的法律責任,落實“放管服”改革要求,強化事中事后監管。二是進一步規范業務管理。出臺《關于加強全省環境監測機構監測業務規范化管理的指導意見》,加強業務管理,確保數據客觀、真實、準確。三是進一步提升能力水平。制訂全省環境監測機構標準化建設方案,明確經費保障、業務用房建設、監測儀器配置等要求。編制實施環境監測人才隊伍建設規劃,切實加強海洋生態環境監測機構隊伍建設。四是進一步強化預警研判。加強部門間溝通會商,建立完善全省生態環境大數據平臺,進一步整合數據,深挖價值,為精準治污、精準管控、精準幫扶提供科學依據。

      原標題:提升生態環境監測核心競爭力 服務保障污染防治攻堅戰

      文章鏈接:中國環保在線 http://www.hbzhan.com/news/detail/128365.html


    以和諧求發展,以創新求市場,將先進的工藝技術、上乘的服務奉獻給客戶、奉獻給環境保護事業

    在線留言

    聯系我們

    地址:江蘇省無錫市惠山區西昌路26號

    手機:13861875851

    電話:0510-83758518

    郵箱:wxxshb@126.com

    中文域名:除塵器.企業  諧圣環保.中國

    官網二維碼

    圖片名稱

    Copyright © 2022 無錫諧圣環保設備有限公司  |  SEO標簽

    巨骚导航